(1)成果简介

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,要把“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”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中来;中宣部、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思政课程“2010方案”,把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”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导向性原则。2012年中国气象局凝练出“准确、及时、创新、奉献”的气象精神,体现了对理想信念的行业追求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气象特色鲜明的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,成功探索出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“融入式”教育新模式。

该模式由三大版块有机构成:①教育内容“圈层式”融入。围绕理想信念内容体系和内在逻辑,守正创新,依托学校“世界一流”建设学科优势,挖掘多方资源,萃取精神、提炼主题,通过辅助教材、辅助课程、辅助课堂等建设,分层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中来。②教育主体“树状式”融入。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为“根”,以导师科研育人和辅导员德育工作为“干”,以研工部“一学期一主题”、专业学院“一院一品”、行业精英主题报告为“冠”,多方协同,通过“主课堂+”,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大思政格局中来。③教育对象“进阶式”融入。通过问题链式教学,使研究生自觉融入到对理想信念理论认知中来;通过“师生铸魂共同体”同学、同研、同悟,使研究生主动融入到对理想信念情感认同中来;通过开展特色课堂,岗位锤炼,使研究生深度融入到对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中来。

十年成效:①学生成长。研究生对思政课满意度达98%以上,涌现了全国高校“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”等一大批先进典型。②教师成长。围绕理想信念主题,获批10项国家级、省部级教改课题,10余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等课题,获得30余项国家级、省部级荣誉,发表50篇权威性理论文章。③社会认可。得到孙春兰副总理以及教育部、中国气象局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,在同类高校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。

(2)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
围绕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总目标,着力解决三方面的问题:

①教育内容理论深刻性与行业鲜活性脱节问题。在规范教育内容体系基础上,有机融入行业性、地方性、时代性等特色资源,提升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鲜活性。

②教育多元主体从分散到协同转化机制不健全问题。优化教育主体多元协同机制,提升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。

③教育方式从硬灌输到探究式转化的瓶颈问题。创新教学方法,拓展教学时空,引导研究生主动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