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建构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“融入式”教育新模式
针对研究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模糊、行业使命感弱化等问题,遵循“先知之而后信之,信之而后行之”的育人逻辑,依托本校人文底蕴和优势学科教育资源,以“融入”为路径,构建了教育内容、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三大融入版块,推动了理想信念教育从要素融合到功能融入、从形式融合到内容融入的转化,激励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行业报国,让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。
(2)创新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多元主体“树状式”融入新机制
整合校内外教育师资力量,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为“根”,通过探究式、启发式教学方法,发挥课堂教学在理想信念理论认知上的功能优势;以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育人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为“干”,通过打造“师生铸魂共同体”,实现同学、同研、同悟,贯彻落实导师的首要责任和辅导员的主体责任,充分发挥导师和辅导员在全程教育上的功能优势;以研究生工作部“一学期一主题”、各个专业学院“一院一品”、行业精英主题报告为“冠”,多方协同,树状耦合,实现理想信念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形成了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机制。
(3)拓展行业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“1+4”立体化新课堂
在课堂主渠道基础上,拓展教学时空,形成了四个特色课堂:场景课堂——在入学毕业和重大时间节点,通过开展红色展览、绿色实践等活动,在场景感化中激发共鸣;网络课堂——利用网络平台,创新富有时效性、鲜活性的形式,实现理想信念教育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学生,塑造时效性和传播力;科创课堂——把行业报国精神、工匠精神等嵌入到科创活动中,提升先进性和渗透力;行走课堂——走出校园,远赴高山海岛、基层台站科考实习,让理想信念在实践锤炼中升华。通过构建“1+4”立体化课堂体系,形成专业教育、行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同向同行、同频共振“大思政”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