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融入式教育理念全面实施,育人成效出众出彩

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。教改覆盖1.56万余人,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更加有温度、深度。调研显示,近五年91.5%的思政课获“优良”评价,98.2%的学生认可授课老师。研究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入党人数逐年增加。

二是追求卓越蔚然成风。研究生获评全国高校“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”“全国优秀共青团员”。研电赛一等奖总数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三,“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研究”项目获“挑战杯”国赛二等奖。学生参与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国家级竞赛获奖数连年倍增。

三是行业报国赓续绵延。毕业生进入行业领域比例持续提升,用人单位满意度95%以上。博士毕业生赴世界气象组织任专业官员,学生参加南极科考、参与载人航天发射等重大工程服务保障。

四是志愿服务薪火相传。广西都安研支团获评江苏省“十佳研究生团队”,学校三次获评全国西部计划考核优秀。500多名研究生参加抗疫志愿服务;博士生率队赴武汉抗疫,获评“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”。

(2)优质教学资源加速集聚,思政引领有力有序

一是教研团队提质。建成2支省部级教学团队,获批思政“领航·扬帆”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0余项,成员获评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,入选全国第三批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。

二是教研平台完善。建成全国“气象大家”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、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信大基地、气候与环境治理省级智库。

三是教研实力突出。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,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,省精品课程2门;主持省部级重点教改课题11项;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;主持国家社科重大、重点等课题10余项,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。

(3)课题教改成果多方瞩目,服务“双一流”相辅相成

一是示范辐射全面。团队成员赴30多所高校作经验交流,与50余所院校开展深度合作,不断推动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、提质增效。

二是媒体报道广泛。成果被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与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报道50多篇次。研究生调研成果“南京长江大桥精神”成为高频宣讲话题和媒体报道热点。

三是社会高度认可。国务院副总理、中国气象局局长、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对学校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。成果应用情况也得到教育部“研究生思政课”教指委主任委员在内专家组一致肯定。连续获评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等,在全省研究生工作会议上作德育主题发言。